罕见结核性心包炎
老年患者重获新生
结核性心包炎是由结核分枝杆菌侵及心包所引起,在我国结核性心包炎占心包疾病的21.3%~35.8%,如果诊断、治疗不及时,可发生心脏压塞等可能危及患者生命的并发症,或进展为缩窄性心包炎,预后差,死亡率高。因此早期诊断与及时、正确治疗结核性心包炎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。
真实病例
60多岁的李大爷,半月前突发胸闷气喘。在外院就诊,心脏彩超检查提示患者主动脉瓣、二尖瓣、三尖瓣轻度反流,左室射血分数61%,大量心包积液。心包积液检查:浑浊,李凡他试验阳性。胸部CT两肺纹理增多,两肺散在炎症,心影增大,心包大量积液,心包增厚。
心包积液标本送我院检验科进行XPERT检查,结果显示有结核分枝杆菌,遂转入我院结核科进一步治疗。入院后,结核科医生顾伟完善其相关检查,确诊为结核性心包炎合并肺部感染。
个性化治疗方案
展开剩余53%605 病区沈克鹏团队针对患者高龄、基础病复杂、自身免疫功能弱、体质较差的综合情况,充分评估其病情的凶险程度后,第一时间为患者制定并启动了个体化抗结核治疗方案。
治疗效果显著,患者感恩团队
经过十余天抗结核治疗后,李大爷症状明显好转,复查心脏彩超提示心包积液较前减少,胸闷气短症状逐步缓解,乏力状况也明显好转,病情稳定,顺利出院。出院当天,李大叔激动地对顾伟医生说:"感谢市三院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,让我重获新生!"
专家介绍
沈克鹏
副主任医师,从事临床工作近20年,具有较高呼吸内科疾病基础理论知识及临床实践经验。专业擅长:精于肺结核、肺非结核分支杆菌感染(NTM)及肺外结核的诊断及鉴别诊断,熟练掌握纤支镜检查以及镜下治疗(活检、冷冻、球囊扩张、超声气管镜、胸腔镜等),同时擅长肺结核合并高血压、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处理,多次参与并完成省市级课题研究。
专家门诊时间:每周二上午
编辑:王 川
校对:陈梅英
审核:赵 俊
发布于:北京市